top of page

AI給數位生活亦或是數位健康帶來的影響

  • 作家相片: azxd32
    azxd32
  • 2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過年期間,最令人愉快莫過於能在連假期間回到家鄉,也因為特別的緣故,回去的地方包含了南部、南部鄉間、中部山線海線、甚至苗栗的海邊,在一陣激情過後回到台北,開始靜下心來。仔細回味後發現一個令自己也覺得很震驚的現象。也就是回去的地方,可以幾乎說是熟悉到十年間沒有太大的改變。即便有,也是相較船統的土木或是裝潢的變化。家中也是一如既往地使用著幾十年前的科技,大概就是手機和電視的部分有更新到最新潮流,但是還是使用著十年前手機與電視的功能。甚至太太買回老家的掃地戰鬥型機器人還躺在箱子裡沒拆封,對於我帶回去的擴增實境頭盔大家也大為吃驚。 反觀,回到目前工作環境和家中,我第一步就是設定AI機器人掃地、連結定時洗衣和烘乾、設定家中自動定時暖氣、自動除濕、自動空氣負離子清潔、確認我的電子健康錶中和附帶的血壓血氧、遠段串連我的四台電腦工作等等。一切都是有種理所當然的互聯網化、科技化,也大幅節省了我的時間。但也是隱約地感受到有一股新科技的學習障礙的鴻溝擺在眼前,很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不斷接觸下就已經具備有很不錯的適應性了。可能就只剩過年時駭人的新聞中自動車事故(火燒),讓自己很可能還是會選擇歐洲手開車....,不過也是暫時性的吧,多個研究已經預告未來自動車可能會佔到市場的八成。


然而,這樣的情況也讓我開始深思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在發展數位健康技術時往往會一不小心用我們的背景套用到全國的使用者,然而這樣的情境很可能不適用於台灣很大部分的鄉間,甚至在許多長輩家中因為電路老舊,導致他們必須每次出門都要關閉電源,也都是對自動化的輔助的一種限制。或是換了電動的裝置已經一陣子但還是沒有信心去操作這些功能。這些也是今年我要不斷提醒自己好好注意的部分。 很剛好的幾個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想要找我指導,也是有部分的想法是想要提升家鄉的數位健康技術層度(不過可能要先拉好穩定供電)。想到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已經注意到數位健康技術的重要性,希冀能夠持續收到來自台灣四面八方的學生,促進健康科技對所有角落的幫助,歡迎大家聯絡。


 
 
 

Comments


高齡長照與創新實驗室

  • alt.text.label.Facebook

©2022 高齡健康與創新實驗室 版權所有。透過 Wix.com 製作的理想網站

bottom of page